沈阳帕金森老人独自跨越上千公里来济求医,幸遇这群“医护儿女” 全球观焦点

2023-04-22 14:31:08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视频加载中...

网上有一个段子,介绍孤独分十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一个人去做手术为最高级。

近日,70岁帕金森患者徐阿姨,

独自一人跨越上千公里,

从沈阳来到济南求医。

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

幸遇一群暖心医生护士,

他们像老人的儿女一样

悉心照顾徐阿姨,

让她倍感温暖。

“独自一人来求医,只为回去能重挑家庭重担”

“阿姨,您现在恢复得挺好了,马上就可以出院了。”4月19日上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病房里,副主任医生苏道庆正在为徐阿姨进行常规检查。看到爱济南记者前来采访,她激动地站了起来。

等苏道庆主任检查完后,记者和徐阿姨聊了起来。徐阿姨已退休多年,略显清瘦,但看起来精神不错,刚刚做完手术第二天的她,从外表看不出有任何毛病。她的老伴去世多年,家里还有生病的亲人需要她照顾。10年前她开始出现手脚抖动、浑身僵硬的症状,于是她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她说:“当时去了好几家医院,查出来的问题都不一样,折腾了三年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才查出了是帕金森。”

徐阿姨之前了解过帕金森的严重性,如果不能治好以后自己将面临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要提照顾生病的亲人了。

“我从网上无意中看到咱们医院苏道庆主任手术治疗帕金森效果很好,当时我就想,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虽然我现在活动起来还很困难,但是无论如何也得把这手术做了。”徐阿姨回忆道,于是徐阿姨安顿好了家里,只身一人立即奔赴济南,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下了高铁就走不动了,多亏了小纪医生来接我”

“当时行动已经非常迟缓,又浑身颤抖,自己去坐高铁确实难度挺大。”徐阿姨在沈阳上车时,凭残疾证走的绿色通道,在乘务员的照顾下安全抵达了济南高铁站。

“可能是坐车时间比较长,下车后我就感觉不能动弹了。冒着试试看得想法我给苏道庆主任打了求助电话。”徐阿姨介绍,苏道庆接到电话后了解了一下情况,于是安排科室住院医师纪朝翔和主管护师李晓琳去高铁站将徐阿姨接到了医院。

到医院后,徐阿姨在纪朝翔的全程陪同帮助下,顺利办理好入院手续,并开始安排各项检查。“来医院那天多亏了小纪医生对我的照顾,刚下了夜班,没有休息还为我跑前跑后的。”徐阿姨想起当时的场景,眼中泛起了泪花。

“当时看到徐阿姨自己一个人过来非常不容易,就发自内心地想要照顾一下,就尽自己所能给阿姨一些帮助。”纪朝翔说。

“孤独的我在这里收获了一群‘好儿女’,济南人真好!”

当记者问到来济南之前有没有想过会遇到什么困难时,徐阿姨激动地说:“本来以为来了会遭受各种冷冰冰的待遇,没想到从下车就感受到了济南人的温暖,到医院后发现无论医生、护士还有病友,都是那么热情,济南人真好!”

“我们觉得老人确实不容易,从沈阳这么大老远自己过来,身体条件又这么差,我马上安排医护团队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苏道庆告诉记者,在徐阿姨的治疗和护理上,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团队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在住院的这些日子里,无论是查房,还是输液送药,只要有时间,科室的医护人员就会去看看徐阿姨,帮助照顾老人处理日常生活护理事务。

“徐阿姨,该吃饭了,我这就给你弄。”纪朝翔每天用自己的饭卡给老人带饭,老人手术前行动不便,每顿饭都是由纪朝翔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入院后的所有检查都由科室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完成,让徐阿姨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本来以为自己来医院治病会非常孤独,但是没想到我却在这收获了一群‘好儿女’,太感动了!”徐阿姨激动地说。

苏道庆介绍,为徐阿姨进行的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地把2根直径为1.27毫米的电极置入颅内预设的手术靶点,成功在立体定向下为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复查头颅CT确定电极置入与计划靶点位置一致,手术获得成功。

聊着聊着,徐阿姨突然想给记者展示一下现在的恢复情况,于是她在病房楼道里迈着平稳的步伐走了起来。苏道庆告诉记者,徐阿姨从一个几乎不能自理的状态恢复到了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等开机后,徐阿姨就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生活状态,能回家照顾家人了。

“这次‘济南之旅’让我感动。”徐阿姨说,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就是她的“亲人”,回沈阳后不会忘记这些孩子们,有机会会多回来看看。 (爱济南 记者:李少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